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
2015/01/19 李咏梅 钟伟平  党委宣传部 审核人:

【编者按】在我校众多的教职工中,有这样一个人,退休前,他在事业上倾注了几乎全部的热情与精力,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与奉献;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岗”,视中原农耕文化的传承为己任,带领团队全情投入筹建农博馆,为我们呈现出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熟识他的人,都了解他的兢兢业业,他的认真“较真”,他的谦逊和蔼……他用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举一动彰显着榜样的力量。这个人就是我校原党委副书记、正校级调研员,现任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的汪庆华。近日,《许昌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对汪庆华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现在,我们把《许昌日报》3月10日教育版头题《汪庆华:守护中原农耕文化的“根”》一文,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报道”的第二期,供读者体会学习。  

汪庆华:守护中原农耕文化的

(记者李咏梅通讯员钟伟平)“如今,农民逐渐‘洗脚上田’,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保护农耕文化,守护农耕文化的‘根’。”日前,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汪庆华如是说。  

汪庆华今年60有余,在去年退休之前,他是许昌学院正校级调研员、党委副书记,从2010年起开始负责筹建农博馆。他原本打算退休后重拾书法、绘画的爱好,可如今作为农博馆的名誉馆长,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农博馆,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一个教育工作者“退休不退岗”的奉献精神。对此,他说,做事就要一门心思做好。  

他所在的农博馆位于许昌学院一角,是仿制20世纪50年代的一栋两层建筑,从外观上看,蓝砖、红瓦、白柱,与美丽的校园交相辉映。在农博馆内,耧、犁、锄、耙、食盒、蓑衣、草鞋……2000余件已经渐行渐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18个展厅中,供参观者欣赏。它的存在,全方位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着手建馆,走街闯巷搜农具

2010年年初,许昌学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建设农博馆,以抢救性地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用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许昌学院院长陈建国找到汪庆华,对他说:“这项工作交给你,我放心。”于是,汪庆华就肩负起建馆的重任。  

在通过专家论证后,汪庆华开始专心筹建农博馆。在他看来,场所建设是最大的难题,而农耕器具可以发动师生共同搜集。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现在的农村变化太大,很多东西早已消失不见,即使存在,年轻的学生也未必认得。眼看大半年过去了,搜集来的东西寥寥无几。  

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随后,他带领同事前往郏县、滑县、虞城等地寻找民间收藏家,希望从那里有所收获,但效果也不甚理想。“我们开始搜集的时间还是晚了,很多东西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后来,我们决定到农村,挨家挨户去找、去发现。”和汪庆华一起搜集展品的徐中森告诉记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处打听,到农户家里一趟又一趟地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农博馆开馆前夕,收集到的展品有1000余件。  

正式开馆,东奔西走找定位

展品有了,但怎样才能让农博馆定位准确、特色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专题博物馆的现状,汪庆华前往北京、南京、西安、武汉等地进行考察。考察后,他发现,中国的东南西北几个城市的专题博物院都有对农耕文化的历史研究,但对中原农耕器具的收藏很有限。为此,他与同事研究决定,农博馆的建立要以差异化定位,彰显特色,突出“中”“近”“深”“全”“真”,即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挖掘和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现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以大量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突出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全方位展示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文化现象,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目前,所有展品都是来自民间的珍品,均记载出处及捐献人,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  

“古朴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朴的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国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然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参观者张康凯的留言。自2012年12月30日开馆以来,农博馆迎来了许多参观者,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参观团队190余支,累计26000余人次,其中不乏专程到访考察的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农业研究专家和文化学者。同时,农博馆被命名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