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我校指导建设的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
2016/01/05 崔凤巧 高明 

 

2016年元旦,由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指导建设的西安市高陵区“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隆重开馆,汪庆华、孟聚、徐中森三位老师应邀出席了开馆仪式。

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于2012年开馆以来,以其富有创新意义的特色定位吸引了大批观众,截至目前,仅登记在册的参观团队就达658支,累计参观人数达80000多人次。陕西、内蒙、河北、安徽、湖北等十多地有建馆意向的政府单位或企业,专程到我校参观考察,借鉴建馆经验。西安市高陵区就是其中一家。由高陵区农业局长陈兴文带队两度到我们馆考察,并请汪庆华教授两次到西安现场策划指导。

2016年元旦,由企业家闫国新先生投资创办的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规模大、展品多,而且设有体验项目和休闲空间,特色鲜明,试运行期间就吸引了众多观众。开馆当日,游人如织,好评如潮。人民日报、新华网、陕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开馆仪式。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向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赠送了匾额,汪庆华教授以指导专家身份在仪式上作了主题讲话。他表示,看到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办得这么好,受到众多观众的赞扬,由衷感到高兴!这充分说明,我们创建的这类主题博物馆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近年来,国内受到我馆影响或由我们参与指导建设的近十家展馆,均定位于重在珍藏和展现由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转变过渡时段的历史记忆,形成了国内专题博物馆的一个新方向。汪庆华教授说,我们希望全国各地能有更多人关注和投身这一社会公益事业,让子孙后代通过这些博物馆记住过往时光、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推动社会进步,这正是我们创建这些博物馆的主旨所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