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五周年座谈会暨丛书编著推进会如期举行。党委书记闫纪建、副院长郑直,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献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毛德新出席了座谈会。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农博馆)特聘研究员专家团队、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受邀参与了座谈。座谈会由党政办主任潘春彩主持。

闫纪建书记在座谈会上讲话。他指出,农博馆及其相关研究工作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成为学校积极融入社会、积极探索服务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有效途径。农博馆以其鲜明的主题,独特的优势,丰富的藏品,热诚的服务,吸引着省内外大批观众,五年来参观考察人次持续攀升,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对于影响和带动省内外创建农耕文化主题场馆、促进社会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闫书记说,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给予了空前的重视,河南省委省政府去年印发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大力推进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这也为农博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校党委和行政将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农博馆的建设和发展,在持续加强实体博物馆内涵建设的同时,逐步推进农博馆的数字化建设、典籍资料建设和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调动多方力量推动农博馆的深化建设。
闫书记希望文科教师队伍中能有更多同志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把高校学术研究的优势凸显出来,更好地发挥出农博馆的综合效益。
随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献东同志代表许昌市委宣传部对农博馆开馆五周年表示祝贺。他说,农博馆开馆以来,立足挖掘弘扬优秀中原农耕文化,力求真实描绘传统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成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许昌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十九大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许昌市委市政府也把建设中原文化强市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任务。今年4月,市委书记武国定专门批示:要对农博馆建设和有关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宣传部将一如既往并不断加大关注、关心农博馆工作,与许昌学院一道,把这张文化名片打造得更亮更好。
座谈会上,副院长郑直宣读了各界发来的贺信贺电。
座谈会上,农博馆名誉馆长、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教授从宣教育人功效、典籍资料建设、农耕文化研究、横向联合服务教学科研、省内外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介绍了农博馆五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重点围绕三大问题分析了农博馆面临的形势、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关任务。一是如何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强化优势,形成品牌,为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如何在我国博物馆事业日益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建设,提升品位,永久在我国博物馆群体中能够占领一席之地;三是如何在我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工作格局中,突出优势,打造品牌,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增砖添瓦。
座谈会期间,农博馆特聘研究员、平顶山市原政协副主席潘民中教授,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同志相继发言交流。(摄影: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