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河南,古村乡韵”系列之邓州杏山村
山村就是一座地质公园
房屋、院墙,多为石片所砌,看起来古朴、大气。
村头的杏山楚长城虽不如想象中的高大威严、整齐划一,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专家考证,这些石屋是当时的兵营。
去年12月,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河南有16处村落入选(详见本报2012年12月14日A04版的报道)。古树老宅,青砖黛瓦……这一消息勾起了人们对田园古村的回忆和眷恋。本报此前已经刊发的部分入选村落的报道吸引了不少读者对这些古村的向往。
从今天起,大河报继续推出“人文河南古村乡韵”探寻传统村落系列报道,为你展现这些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村民就地取材砌墙建屋
杏山村位于南阳邓州西南约50公里处的鄂豫边界,虽为“村”,但地盘却不小,占地32平方公里,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3公里。1900多名村民三家五户择势而居,组成了格堤寺、清泉沟、王沟、洪水堰等18个自然村。
每个自然村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最小的自然村只有弟兄两家。村民或居于摇曳的竹林边,或居于山间沃地,或沿溪而居,尽占山间之灵秀。
从外界进入杏山村的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山间小道,“村民出入就靠这条路了,碰到山洪暴发的季节,路就被冲得只剩下高低不平的石块,根本无法过机动车。”随行的杏山村村支书王兰英告诉记者,“每年暴雨过后,就得修一次路,否则就无法通行。不过上面已经打算把这儿修成一条水泥路,就不怕下雨了。”
3月初的一天,记者一行颠簸半个多小时后,来到了杏山村格堤寺组。所谓“靠山吃山”的谚语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这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村民组的房屋、院墙,多为石片所砌,且不用泥料、白灰等任何黏结物,“附近山上产这种石头,扛着钢钎到屋后山坡上撬一些石头就能砌墙了,这些石头到处都是,没必要再费劲烧砖垒墙了,都是就地取材。”
聪明的山民们,真是做到了物尽其用,就地取材。别说墙体了,就是窗户,也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有的状若铜钱,有的刻成多个田字格相连,有的则用简单的花卉纹饰装点,看起来古朴、大气。
在63岁的村民孔德焕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一米多长、胳膊粗细的门栓。门栓靠在门框边两个约一人高的青石条边,上面凿有凹槽,晚上关门后,直接把门栓插入门后的这两个凹槽即可。虽然看起来粗糙、简单、原始,却非常实用。
这里最显赫的一处房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主房为阁楼式建筑,西厢房两间,门楼一座,全部利用当地石片干砌而成,看起来浑然一体。
房主人张绍朝说:“当年门前有26个拴马桩,后来慢慢毁完了。仅有的一个,也在前些天拉猪粪时碰烂了。”
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副主任李亚杰说,一看房子就知道是个大户人家,当年这户人家有马帮队,生意非常兴隆,光这房子就盖了5年,盖好后为检验房屋质量,就用小石磨从房顶往下滚,如果有烂瓦的情况,说明工艺不行,就不给工钱。
在他乡的游子周新峰眼中,杏山村的每个自然村名便是一个景点名称。如,清泉沟,以泉清而得名,竹园沟以一沟翠竹而得名……即使夕阳牧归,夜晚星灯,亦皆可成景也。
山村就是一座地质公园
杏山村格堤寺组对面是朱连山,从村口上山没几步,记者就发现这山坡上的石头有点别致。它们没有和山体贴在一起,而是从山体表面覆盖的土层里突兀而出,这些石头大约有半米高,石头尖均朝向前方,这种类型的石头在记者脚下随处可见,“从远处看,是不是有点万箭齐发的感觉。”随行的李亚杰说。站在山坡上,眯着眼,记者瞄着这些突兀的石头往山上看,的确有种乱箭齐发的感觉。
当记者一行快走到山脊时,一些状如波浪形状的青白色石头出现在眼前。“你看着像波浪吧,我们这个地方,以前的确是一片汪洋。”李亚杰说,“运气好的话,在山上还能找到一些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刻在山坡大石头上的文字显示,在寒武至奥陶纪时期的杏山村是“海洋的世界……留下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
记者脚下有一块岩石,上面有竹叶状的白色条块,一些石头上还有不规则的豆粒状斑点,看起来颇为别致,“在寒武系时期,这里是一片浅海。海水动荡,还没固结的
碳酸盐,经过水流、潮汐或风暴的作用,就在这岩石表面固结成了这种如竹叶般的形状。”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杨旭主任说,有些石头上的斑纹则是一些生物的粪便、足印等形成的生物化石。
山坡上的石头多为可溶岩,这种石头容易被水冲刷腐蚀。而这使得山坡上的流水成了造型师:泉水或者雨水在可溶岩石的表面或裂隙流动,在不断溶蚀和冲刷下,形成了小型槽状凹地,成为溶沟,溶沟间的凸起部分,看起来像刚露出牙龈的牙齿,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石牙。
杨主任说,“邓州市杏山省级地质公园”包括了整个杏山村的地盘,杏山村实际就是一座地质公园。
楚长城在村头蜿蜒而过
站在山坡,遥望山顶,隐约可见沿山脊蜿蜒起伏的墙状物,“你看到的矮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长城,现在属于邓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主任告诉记者,这段楚长城长约30公里,形成平面近似圆形的大型山寨三处,分布于朱连山、严山、大山山顶。小型山寨或关堡遗迹约有30处,石层遗迹约120间,经文物部门考证,是战国时期楚国为防御秦国进攻而修建的大型军事设施。这些楚长城遗迹大多位于杏山村界内。
《邓州市志》对“杏山楚长城”记载称:“2000年5月,经中国长城学会会员考察,确认为战国楚长城。”而楚国在此修筑长城是因为“公元前312年,秦楚在丹阳大战(长城正西十里处),秦斩楚军8万人,楚大败,惧秦,遂在丹阳之东杏山上建长城”。
在朱连山的山顶,记者看到眼前的长城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威严、整齐划一,墙体宽度并不一致,最宽处约3米,墙体最高约2.6米,低矮处甚至不到1米或勉强能辨识其踪迹。
如果不是有人介绍,你也许不会把这些由大小不一的石片(块)干砌的墙体和长城联系在一起。但如果站在高处远眺,你会不由得为此震撼:在这怪石突兀、连行走都比较困难的山脊,古人是如何建成这样的长城呢?也许,刚建成时的楚长城,要比现在目击到的还要高大,但仅是这残存至今的,就足以让人感叹不已了。
在长城附近,还有六七十间石屋,石屋墙体厚约0.4米,高1~3米不等;“专家考证认为这些石屋是当时的兵营,且根据官兵职位的高低,分居在不同的石屋内。”李亚杰指着这些石屋说:“石屋分单间和套间;石屋呈东西向四排,近70间。”
长城边一片地势较为开阔的平地,据专家考证是战国时练兵场。
记者登山那天,恰逢狂风大作,人站在山脊上被风刮得踉踉跄跄,近1米高的衰草和灌木丛在狂风中东摇西摆,稍后又下起了雨,冰冷的雨滴打在人脸上生疼。风急雨骤中,唯有楚长城岿然不动。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3-05/16/node_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