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农耕集萃>>正文
说“比穷”
2014/12/15   审核人:

老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其实穷人也有自尊,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穷人比富人对自尊的感觉更敏感…… 陈鲁民(河南郑州)  

说到“斗富”,大伙都不陌生,说到“比穷”,就有些鲜为人知了,毕竟贫穷不是什么光荣事,遮掩尚恐不及,谁还会在大庭广众下自揭其短。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笑林广记》中记载,三个穷秀才捡到一文钱,都想据为己有,争执不下,相约比穷,钱归胜者。甲曰:“家住半间屋,劈柴当蜡烛。枕着土坯睡,盖着破搌布。”乙曰:“家住没有屋,星星当蜡烛。枕着胳膊睡,盖着脊梁骨。”丙曰:“家住元宝元,挨饿整三年。还剩一口气,就等一文钱。”结果,丙以最穷获胜。  

秀才比穷是个笑话,不必当真。不过,“文革”十年,确实有过越穷越光荣的荒唐现象。那时候,要想当造反派头头,进革委会班子,被推荐上大学、参军、招工、提干,必须是苦出身,越穷越好,最好是三代赤贫,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穷得叮当响,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弟子统统靠边站。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时的做法实在愚昧无知。  

如今,大家都在千方百计为脱贫致富努力,穷人越来越少。贫穷再也不会成为骄人资本,“斗富”、“炫富”成为时髦,虽然这有浅薄无聊之嫌,也在批评之列,但总比“斗穷”、“炫穷”要显得正常。近日,沈阳大学某学院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此举被网民批评为刻薄、残忍,有悖常理。该院一刘姓学生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他说:“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10月16日《沈阳晚报》)  

穷,有很多原因,或地处偏远困难环境,或身无长技不善经营,或家中有病人拖累,或人口多负担重,或因下岗失业没有固定收入等,当然,也有个别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所致。除了这后一条,其他几种情况都是值得怜悯与同情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千方百计为他们脱贫努力,慈善家和热心人也在向其伸出救援之手,如果我们实在帮不上忙,有心无力,那至少不要再给那些穷人伤口上撒盐,有意无意地伤他们的自尊。像某大学组织的贫困生演讲“比穷”活动,大可不必。  

老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其实穷人也有自尊,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穷人比富人对自尊的感觉更敏感。因为与富有关的词大都喜庆好听,如富豪、富翁、富婆、富家子,还有富甲一方,富可敌国,富得流油等。而与穷有关的词都不大好听且容易伤人自尊,如穷鬼,穷酸,穷光蛋,穷小子,穷学生,穷工人。伤自尊的大学生演讲“比穷”,固然是学校组织失误,但也提醒我们,全民脱贫任务还没有完成,任重道远。昔日,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我们理应有比他们更大的抱负,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走上富裕之路,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3-11/05/content_980430.htm?div=-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