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人都在抱怨年味儿淡了,尽管很多人都感到过年过的没劲了,但是,抱怨之余,我们都渴望过年,渴望那种氛围,渴望那种味道。
于是,才过了国庆,中央电视台便开始张罗十三亿人的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于是,才过了元旦,火车、汽车、轮船、飞机便开始筹备春运了;于是,刚进入腊月,商家的广告便开始展示各种各样的年货了;于是,才喝完腊八粥,酒店的年夜饭便开始有客人提前订桌了……
是的,过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源生态文化,所有与中华文化沾边的文化,几乎都在腊月到正月的时光里被特别的演绎:社火、庙会,秧歌、锣鼓,舞龙、耍狮,鞭炮、焰火,窗花、剪纸,面人、泥塑,哪一样不是以“过年”的名义被隆重放大了呢?于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过年的习俗取消了,如果真的没了“年”的概念,国人的世界将会怎样?
小孩子们说,那就没有压岁钱了。老人们说,那就不知道自己活多大了。主妇们说,那就没有心情为一桌年夜饭而兴师动众了。老公们说,那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喝团圆酒了。游子们说,那就没有年三十还要挤火车拼命往家赶的劲头了……
是的,没有了“年”,以上的各种活动,都缺少了由头,缺少了味道,缺少了激情。但是,难道这就是“年味”的全部吗?当然不是。它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没有了“年”,就没了回顾,没了展望!
如果没有“年”,也就没有年终总结了。一年中究竟做了什么,失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是继承与发扬的,什么该是抛弃和废止的?不知道!没有了回顾中的自省,也就没有了展望中的憧憬,当然也不会有调整后的重新发力。
没有了“年”,也不会有痛改前非和重新开始。
没有人是圣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即使是一个收获颇丰的人,在盘点一年的脚印时,也会发现有走歪的地方。于是,有了“年”,就有了“修正”的机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明年重新开始!”于是,他带着希望,带着动力,奔向了新的一年。
没有了“年”,也没有了从容不迫,没有了只争朝夕。
当一些事情非常棘手,甚至让你身心交瘁、倍感失望时,如果你想到:“离年底还早着呢,慢慢来,好事多磨。”你就会重新调整心情,调整思路,难题也许会峰回路转,最终柳暗花明。相反,当你是一个时间感、责任感非常强的人,“年”的概念,又会让你马不停蹄,只争朝夕:“哎呀,一晃半年了,再不加速,年底怎么向组织、向自己、向良心交差?”于是,“年”的紧张迫感,会让你充满活力地奔向年终那个喜人的目标。
是的,年,是一年生活的结束,也是一年生活的开始,是时序更迭中一个大写的叹号。假如没有“年”,就像没有标点与分段的文章,让感觉发蒙,让日子混沌,让年轮模糊。因此,“年”是个欢乐的节日,团聚的节日,也是个总结的日子,自省的日子,盘点得失、整理心情的日子。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非常重视“年”的概念,尽管过年的日子、方式不一,但辞旧迎新的心理与期望,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因此可以这样说,幸亏有了“年”,我们才可以在假期的放松中沉淀与遐想;才可以有一个起点,让自己“重新来过”;才可以找一个借口,与不睦的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才可以在一年的不顺后,期待来年的新气象。
幸亏有了“年”,我们才可以与终年不见面的亲人合坐着吃个团圆饭;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给老人们、亲朋们带去平时“酸”得说不出口的祝福;才可以见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民俗表演;才可以感觉红对联、红灯笼、红窗花、红鞭炮的喜庆氛围与红红火火。
幸亏有了“年”,我们才有了休整与待发,让一度漂泊的心灵重新扎根,然后让自己像上满发条的钟一样,向着新的期冀欢快地奔走……
【作者简介】李俊瑶,曾用名李君瑶、李金瑶。郑州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原任《许昌日报》副总编、高级职称,现任许昌市纪委宣教室主任,许昌市拔尖人才。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许昌市杂文学会副会长。擅长言论、杂文,在《许昌日报》开辟“红茶坊”个人言论专栏,连续100余期,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