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纪实
2015/06/16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审核人: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是经河南省文物局正式下文批准的河南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由许昌学院主办,投资500多万元,自2010年至2012年历时三年时间建成,20121231日正式开馆。开馆以来运行良好,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赞誉良多。它所具有的“记忆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教育子孙后代”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日益凸显,先后获得了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评定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品牌等荣誉。

回顾建馆的过程,颇为艰难辛苦,现择其要点予以记述。

一、论证与决策

(一)动议

许昌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省属本科院校。它的办学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创办于1907年的许州师范传习所,可以视为许昌地区现代教育的源头,同时也是许昌学院的办学源头。而许昌学院的建校肇始是1942年国民党政府创建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合师范学校,简称“五区联师”。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学校也难免颠沛流离坎坷多舛的命运。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校才走出阴霾,迎来阳光,获得了新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昌师范学校快速成长,成绩斐然。1956年始招大专班,195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师范专科学校。后虽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调整和“文革”动乱时期一度停办等风风雨雨,但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于197812月作为全国首批复办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恢复了许昌师范专科学校的高等教育办学资格,此后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20023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后,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进步和提升,取得了诸多成就和荣誉。其中,在文化传承创新这一高校功能的发挥方面,许昌学院尤其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先后创建了钧瓷文化艺术馆、校史展览馆、吴道子美术馆、音乐厅等一批文化场馆。与此同时,美术学院王雨院长、原城乡建设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中森等不少同志关注和议论到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渐行渐远的历史现象,也注意到了社会上以冯骥才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大声呼吁和积极行动。于是,王雨院长等一些同志针对抢救性收集、存留、展示传统农耕器物和研究农耕文化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许昌学院院长陈建国同志敏锐地关注到老师们议论到的这一现象,并热情支持和积极推进,责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李俊恒、许国林等同志进行初步讨论提出意见。201038日,陈建国院长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提交的文字材料批转给党委副书记汪庆华同志:“请汪书记负责讨论、筹建等工作,成熟后上会讨论。”自此,在汪庆华副书记的主持下,此项工作正式启动。

 

(二)论证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汪庆华副书记分工负责的工作范畴之一。他接受学校交给的这一专项工作任务后,给予了高度重视,遂将农耕文化研究及筹建博物馆工作立即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一连数日开展调研,听取有关同志的意见,迅速决定召开专题讨论会。2010315日组织召开了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论证务虚会,院长陈建国、党委副书记汪庆华、副院长赵正风出席会议,党办主任崔斌、组织部长孙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国林、院长李俊恒、基建处长杨海钦、魏晋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宝记、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吴国玺以及李俊丽博士、郑敬刚博士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汪庆华副书记主持。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立意新颖,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第二,博物馆建设要突出优势,形成特色,选好角度,要把重心放在近现代,着力展现传统农耕文明发生历史嬗变的时代节点;第三,既要重视农耕器物的征集,又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既要展开传统农耕文明的研究,又要关注和研究现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进程,全面反映农耕文化的面貌、内涵和发展进程;第四,博物馆的馆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但对区域上选定“中原”,内容上应该全面反映“农业、农村、农民”诸方面文化内涵,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第五,博物馆建设定位要高,立意要远,要集教育、科研和文化展示为一体,要有信心逐步建成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农耕文化研究基地和展示平台;第六,加强展品征集工作。学校投入适当的启动资金,尽快着手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多方式、多途径征集实物;第七,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同时酌情兼顾相关传统文化实物的征集和展览;第八,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聚拢、吸收和培养,逐步形成团队,同时开展对中原农耕文化的研究工作,边建设边研究,良性推进;第九,适时成立筹建机构,吸收相关人员参加;第十,学校要高度重视博物馆工程建筑工作,及早着手论证在新校区复制老校区文科楼(上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教学楼)的问题,为博物馆建设奠定基础;第十一,博物馆内容设置、分类板块、展示手段、参观流线等要具有科学性,在国内开展必要的考察调研,科学论证,早日制定建设方案;第十二,注意因势利导,可以考虑申报有关科研项目或文化建设项目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第十三,本次会议形成纪要,提交学校领导以有关会议研究。

 

(三)决策

2010315的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论证务虚会形成会议纪要之后,党委书记仉建涛、院长陈建国、副书记汪庆华等学校领导多次在一起沟通,研究建馆的有关问题,达成了共识,遂将论证务虚会会议纪要先后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和党委会议研究。学校党政领导一致认为: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在传统农业文明的演进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和先进行列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成果。直到现在,中原地区仍在全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渐行渐远地离开我们。在这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创建一个专题博物馆,抢救性地收集、存留、展示和研究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生产生活器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是富有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

许昌处于河南省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上。这里是广袤的平原地带,沃野良田一望无际,农业基础很好,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许昌人”头盖骨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810万年前便有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传说中的高人贤士许由之美德,更使这里留名青史,这里正是因许由部落耕耘生息而称“许地”;许昌夏都遗址的发掘证明,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就建都于斯;三国时期,曹氏父子在此建功立业,使这里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许都也因“魏基昌于许”而谓之“许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许昌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率先发生着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耕文明的历史嬗变,近年来,这里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步伐、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打造、历史文化底蕴的发掘,以及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速度,均能位居中原地区先进行列。由此可见,在这里创建一个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具有一定优势和富有代表性意义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于是,学校于2010622日以院政【201025号文件印发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筹建方案,同时明确由汪庆华副书记主持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负责组建团队、外出考察、策划设计等工作,并以时不我待的意识尽快着手征集展品。同时,由赵正风副院长主持,基建处负责,尽快启动馆舍建设事宜。

关于馆舍,学校研究决定将老校区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教学楼原样复制到新校区。这是一所仿苏式的建筑,青砖、红瓦、木楼板,上下两层均有贯通外走廊,附以罗马立柱,甚为壮观、典雅,富有审美价值。当时,许昌市共建设四幢一模一样这样的楼房,现在仅存该校老校区一幢了。许昌学院的前身——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都对这幢楼房记忆颇深,许多学生都在这里上过课。因此,多年来凡有校友回校聚会,必然要到这幢小楼看一看,寻找往昔学生时代的记忆。这幢小楼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和历届学生的情感寄托。现在,随着学校的发展,早在本世纪之初就在许昌市东区建设了新校园,老校区已被置换,虽然那幢小楼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保护,但在新校区没有任何老校园的符号,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于是,学校研究决定,将那幢楼房原样原大的复制过来,不仅能够使众多的往届毕业生回到母校时在新校区能够找到过去的记忆,而且其建筑风格也比较适合博物馆的特点,富有历史厚重感。这样,它就能够伴随着恒久存在的博物馆和持续发展的高等学府而走向久远……

 

二、调研与策划

(一)调研考察

遵照学校做出的决定,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具体筹建工作于2010622日正式启动,汪庆华副书记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建工作会议,院长办公室主任陈遂德、机关党总支书记崔凤巧、党办副主任杜志民、退休教师徐中森、院办秘书科长高凯等参加会议,会议研究制订了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工作方案。

623召开了全校各学院负责人会议,陈建国院长、汪庆华副书记及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正式向全校发出关于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动员和工作部署,要求各学院在师生中予以宣传动员,着手收集展品。

201112026日,由汪庆华带领建馆团队一行7人,赴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调研考察。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由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共建,基本陈列分六个部分:一是中华农业文明的起源;二是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发展;三是中国农业制度的历史演变;四是中国传统农业在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五是乡村生活与农业文化;六是南京农业大学校史陈列。该馆重在展示中华农业文明的演进过程。

201132125日,由陈建国院长、汪庆华副书记带队一行11人赴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院调研考察。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分设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现代农业厅等六部分,重在展示我国农业的起源、发展及地域性特色。

20118710日,由陈建国院长、汪庆华副书记带队一行9人赴北京调研考察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由国家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农业博物馆设有中国农业史陈列、中国传统农具陈列、中国农业基本国情陈列以及中国百年农业生活、中国土壤标本等专题陈列。这里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全国一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12278日,由汪庆华副书记带队一行8人赴湖南调研考察“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该馆由“神农创耒与农耕文化陈列展”和“耒阳历史文物陈列展”两部分组成,生动展示了从神农创耒至今农耕文化的由来和发展,揭示了耒阳与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渊源关系。

通过东西南北一系列的考察调研活动,我们觉得尽管近年来社会上关注和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的人士及其呼声日渐增多,但全国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还寥寥无几,我们所考察的就是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专题展馆。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尚且没有这一主题的博物馆,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憾。所以,通过考察调研,我们更加认识到在河南创建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更加强化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这些考察调研活动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为我们建馆的策划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建馆特色定位

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调研活动,专家团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和研究我们的博物馆设定怎样的特色定位。外地几家博物馆各有所长,值得我们借鉴的要认真借鉴,但我们绝不能比葫芦画瓢。我们应该坚持差异化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经过认真讨论,最终形成了共识,可以提炼为五个字:“中”、“近”“深”“全”“真”。分别是:第一,“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努力挖掘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根与魂;第二,“近”。就是不以古代农耕文明发展演变为展示重点,而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记载和展示近代以来农耕文化面貌,着力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真实记录和展现刚刚消逝和正在变化的事物和境况;第三,“深”。就是通过大量的文字展板深入挖掘和展示“人”、“物”、“事”、“境”、“技”的历史脉络、功能原理和文化内涵,突出大学博物馆特有的育人功能、研究功能、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第四,“全”。就是着眼于立体化地展现传统农耕社会,内容要全,分类要细,系统展示传统农耕时代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耕社会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第五,“真”。展品要坚持从民间直接收集,务求真品真实,宁缺毋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社会面貌和基层农村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以上五点,打造本馆“接地气,通民情、贯古今、富内涵”的独特优势。

(三)建馆工作策略 

为了加快建馆工作进程,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采取馆舍建设、展品收集、建馆策划、学术研究等工作齐头并进的策略,力争在2012年建成开馆。学校对这一项目高度重视,在陈建国院长的领导下,由汪庆华副书记主持展品收集、建馆策划和学术研究工作,由赵正风副院长主持场馆建筑工作。各项工作均以超常规的速度强力推进。

 

三、场馆建筑

(一)规划变更与报建

在许昌学院新校区原来的校园整体规划中,图书馆大楼西侧是一个具有观赏和休闲功能的园林,学校决定将老校区文科教学楼复制建设在这个园区内作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这就涉及到校园规划变更的问题。为此,基建管理处杨海钦处长等有关同志在赵正风副院长的领导下,多次与许昌市发改委、规划局、城建局等有关部门协商沟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在20101025日获得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许发改社会【2012505号);201175日,规划调整经许昌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11811日,规划调整平面图经张国晖市长签字批准。

(二)项目概况与设计

楼房样式依据老校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设的仿苏式教学楼而重新设计,原楼为砖墙红瓦木地板,现需改造成砖混结构,外观保留原貌而内部改造为展馆功能,这是需要用心巧妙设计的。经公开招标,由许昌一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接,宋颍凯设计师主持完成。楼体为两层,设有立柱和外走廊,馆舍风格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建筑面积1442.76平方米。

(三)建筑施工

20114月,由许昌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地质勘查工作;20111017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20111018日至1125日,在许昌市招投标交易管理中心公开进行施工招标,许昌市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建造师为张建峰;2012727日竣工验收。

 

四、展品征集

创办博物馆,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是展品征集工作。虽然我们期初也估计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它的艰难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诸多波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得以实现。

(一)发动师生收集

我校有两万多名学生和教工,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而且农村学生以及与农村有联系的学生和老师占绝大多数。我们最初就把收集展品的希望寄托在这条途径上。

20106月开始部署,动员全校师生广泛收集展品,召开了工作动员会,印发了征集展品目录。此后,不断进行督促动员、信息汇总、统计通报等工作。建馆领导小组先后于2010829日、114日、1129日、127日、128日、2011223日,912日先后7次召开有关专题工作会议和征集活动,历时一年多,虽然各个单位都给与了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收到的物品及信息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一是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大量传统农耕器具和农民生活用品早在10多年前乃至20多年前已经淘汰。伴随着建新房搬新家,扔的扔,毁的毁,卖的卖,极少有人有意识地保留和存放;二是大学生太年轻,根本没有经历过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家里即使在垃圾堆里还留有这些器物,他们也意识不到和难以发现。这条路未能走通后,建馆团队一时十分忧虑和困惑。然而,收集展品这样出乎意料的艰难,更加说明了抢救性创建农耕博物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坚定了我们建馆的决心!

(二)协商民间收藏

创办博物馆不是需要少量物件,而是需要成百上千件大量器物,如何收集这么多东西?有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想到了民间收藏爱好者。试图与他们沟通协商转让或联合办馆。于是先后奔赴滑县、虞城、郏县、内乡、开封等地拜访民俗收藏爱好者,滑县、虞城、郏县三地均无所获,只有内乡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先生和开封收藏爱好者张洪军先生给与了热情的支持和慷慨的帮助。李刚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大油槽、独轮车、太师椅以及一些其他器物无偿捐献给我们,张洪军先生将收藏的一些文件资料热心奉献。在开馆以后的持续建设过程中,得到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主要有南阳西峡的景遂卷先生、鹤壁的王建发先生、长葛的李学谦先生等。民间这些钟爱农耕文化的有志之士对于我们建馆的关心和支持,令我们十分感动和由衷感谢!

(三)地方行政协助

在展品收集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了另外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校友、朋友等人脉关系,希望能够得到地方行政领导的协助与支持。我们向全省各县县长发函提出倡议,希望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器物,但收效甚微。我们也曾联系上由许昌调往太康县任县长的唐广辉同志,他给与了热情支持,亲自协调转楼乡的书记、乡长。书记、乡长向所属各行政村作了部署。然而,当我们按预定日期满怀希望地奔赴镇政府所在地,待到各地村干部陆续到达时,则使我们大失所望和忍俊不禁,他们每人骑一辆摩托车,每辆摩托车上不约而同的(或者是“有约而同”)地带一副牛套而来,就算是向上级领导交差了。不可否认的是,镇长倒是真心相助的,她自觉东西实在不怎么样,就主动带我们到一个村庄,让我们亲自到农户家寻访。村民的朴实和热情让我们十分感动,我们亲自到他们家堆放废旧杂物的地方去扒拉,发现了几件稀罕物件。这家夫妻老两口接过收藏证书很慷慨的把东西捐献给我们。这次走访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想收集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必须亲自“下河摸鱼”,深入到农户家里去寻访、去发掘。

(四)团队亲自收集

  虽然通过发动师生收集、协商民间收藏支持、寻求地方行政协助等途径收集到一部分物品,但是对于举办一个博物馆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相差甚远。缺乏展品怎么能撑起博物馆呢?专家团队一度深感困惑。经过一番讨论,组成了以汪庆华、崔凤巧、徐中森、孟聚、侯永生、耿硕宇等为核心成员的展品征集团队,亲自深入到偏远农村、山区散户的农民家中去直接寻访收集。自2011年暑假开始以来,展品征集团队成员几乎牺牲了全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根据收集掌握的物品线索,以本校有关老师或校外有关同志为向导,顺藤摸瓜深入山乡农户去寻找。每一趟出征都充满了艰辛,或高温酷寒,或风雪严寒,或徒步跋涉,或驱车赶路,一碗乡村小店的手工面就是一顿饭,一个乡镇旅馆就可一宿歇息。然而,伴随汗水和艰辛,内心却充盈着无限的兴致和喜悦。在肮脏的牲畜窝圈里,在尘封的老屋附棚上,在危房的黑暗角落里,在村头的荆棘草丛间……常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稀罕器物。当见到一件件老东西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当听到老乡对过往生活的一番描述和絮叨,如同品味了一顿美味佳肴,再三咀嚼、回味无穷。这时候,旅途的一切辛苦与疲劳,遭遇的尴尬与难堪,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就这样,禹州、鄢陵、襄县、扶沟、鹿邑、叶县、鲁山、方城、内乡、西峡、卢氏、陕县、林县、驻马店、三门峡、光山、新县·····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往往由某个老师带领去到他的家乡,一转就是几个村子。有时是奔着一个线索或一件东西而去,往往就能顺藤摸瓜找出不少物件。在乡下,村民的热情、老乡的朴实令人感动。有的听说我们是办博物馆教育子孙后代的,许多人二话不说就把东西捐了,给予的经济补偿执意不要;当然也有受当今文物小贩影响而将废物视为珍宝与我们讨价还价的。不管怎样,我们觉得人家能把老物件保存下来,就是有心之人,就是对保护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所以,我们收集的所有藏品都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一件件都记载入册,并发给捐赠者收藏证书,都尽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我们收集到的决不仅仅是一件件器物,实际上,我们是在收集珍藏数千年来乡亲们的真实生活、纯朴情感、珍贵记忆和传统美德!

 

六、涉农研究推进

(一)开辟涉农研究新领域

许昌学院党委、行政在关注和支持传统农耕文化研究并筹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进而关注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重大现实课题的研究,比较敏锐地注意到河南省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和规划,其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本着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学校决定开拓和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社科研究方向。2011228日,许昌学院郑直副院长带领社会科学部主任刘琳娜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考察,拜访了涉农研究著名专家徐勇院长,寻求支持与合作,得到徐勇院长的初步认可。后经徐勇院长、唐鸣院长和我校汪庆华副书记的沟通、协商和论证,达成了合作共建的共识和意向。

2011412,许昌学院印发了院政【201122号文件“关于成立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研究院河南省调研基地的通知”,明确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系我校多学科综合研究机构,由汪庆华副书记兼任主任,提出整合全校“三农”问题研究的科研力量,搭建学术平台,努力在学术创新、团队培养和咨政服务方面取得成绩,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01157许昌学院举行了中原农村研究中心首次涉农研究学术沙龙,汪庆华副书记、张建军副院长、郑直副院长以及30多位校内涉农研究教师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由此打开了我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的新方向。

2011524学校在弘毅广场隆重举行“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河南省调研基地”揭牌仪式。华中师大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徐勇教授、许昌市副市长熊广田、华中师大科研处长石廷以及我校领导仉建涛书记、陈建国院长出席仪式。华中师大优秀博士研究生马华应聘我校。学校决定由汪庆华副书记兼任中原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刘琳娜、马华为副主任。自此,逐步打开了我校农村发展研究的新局面。

(二)农村发展研究逐步拓展

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后,其科研工作迅速展开。首先立足于许昌市展开农业发展的实证性研究。201195日,汪庆华副书记、郑直副院长等向市委副书记许廷敏进行了专题汇报并向许昌市委、市政府呈报了“许昌学院关于立足许昌加强中原农村发展研究的报告”。97日,许昌市委书记李亚在报告上批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请许书记牵头协调好,支持许昌学院服务地方发展,办出特色”。张国晖市长、张海涛副市长等领导分别阅示。

2011922,学校党委听取了中原农村研究工作的专题汇报,仉建涛书记充分肯定了这一方向和已取得的成果,研究了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指明了工作方向。

2011926,华中师大首批11名合作共建博士团抵达许昌学院。930日,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了第二次学术沙龙。10月2至12日,在汪庆华副书记的主持下,课题组23位成员分为4个调研团队进入许昌县、襄城县8个调研点开展实证性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富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011128,大学生社团“中原三农发展研究会”成立并举行誓师动员大会,拉开了中原百村调研观测点的宏大工程。此后,该社团年年持续深入到全省各地100个观测点开展调研,回校后依据调研成果举办“中原农村发展大学生论坛”。这一活动不仅为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提供了大量富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而且对大学生了解农村、服务社会、锻炼能力大有裨益。该社团2013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

20111220,汪庆华副书记、刘琳娜主任、马华博士参加了在广东云浮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汪庆华教授以《从政策与体制创新中探寻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为题作了专题演讲,马华荣获该论坛颁发的“三农研究创新奖”。

(三)研究成果及社会影响

截止20148月,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已取得以下一些研究成果,社会成果日渐凸显。

1、高层次学术会议。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关心和指导下,中心于201111月率先发起并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原农村发展论坛”,于201212月主办了以“农村城镇化与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两次论坛汇聚了国内一大批“三农”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同时也有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涉农企业和基层干部参加论坛,接地气、重实际、务实事成为论坛的突出特色。这两次会议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都对会议进行了相关报道。2014523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许昌学院中原农村研究中心、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单位联合承办了主题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二届“中原农村发展论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现实热点问题展开了专题研讨。

2、政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心已先后签署3项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完成与许昌市金菜篮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的“创意农业---开心农场投资计划可行性论坛”项目,与舞钢市政府合作的“家庭农场的建设规划编制与实践指导研究”项目。2013年,与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单位---广东省蕉岭县签署了“以产权改革为导向的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指导蕉岭建立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广东省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该项目因其创新性已在国内引起了社会反响和主流媒体的报道。

3、高层次科研项目。马华博士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研究:权利保障和社区重建”。中心专职研究员马华博士、马洪伟博士均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心团队勤奋努力、团结协作,两年间共主持完成5项省级项目,其中包括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

4、学术著作。中心已编著出版《南农实验: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中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研究》、《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五部著作,另有《家庭农场与中国农业经营格局变迁》和《中原农村发展研究报告》两部新作即将出版。

5、咨询服务。自2011年以来,中心已向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寄送咨政报告10多篇,其中《资本下乡并非洪水猛兽》等多篇咨政报告得到河南省领导批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批示:“许昌学院的这份调查报告非常好,可管窥到我省‘农村承包经营土地流转’和‘资本及其他要素下乡’这两个重大问题的现状,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呈请王铁省长阅示,请孟厅长阅,转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阅参,以为互鉴。”马华博士的文章《“主体多元、功能扩展”:农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被河南省《资政参考》全文登载。

6、高层次人才奖励。中心副主任马华的博士论文成功入选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简称“全国百优”)。他的专著《南农实验: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荣获“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提名奖”。马华博士还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并入选“河南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7、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密切合作,成为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合作单位之一,并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达成合作共识,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之一,为中心不断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七、装饰布展 

(一)展厅布局策划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本着“中”、“近”、“深”、“全”、“真”的五字特色定位,陈展构架确定为两廊十八厅二十二部分,即两个中原农耕风貌图片长廊,十八个展厅二十二个内容板块。序厅:千秋基业;展厅: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时令节气、收获储存、粮食加工、纺织衣饰、家居生活、炊事饮食、食品加工、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地方特产、交通运输、水利灌溉、村镇居民、农耕嬗变、未来之光;尾厅:农博简介、参观感言。

展览形式采取展台、展柜、展板、雕塑、微缩景观、实景展现、多媒体、触摸屏等形式综合应用,力求利用多种展示手段立体化、全方位地生动展现传统农耕社会的全景图。

展厅结构遵循参观规律,在保持馆舍建筑外观原貌的前提下,内部尽可能打通使用,保证参观流线自然顺畅。

(二)装饰布展施工

装饰布展工程经公开招标,河南一创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中标。20126月开工,1120日竣工。工程质量优秀。一创公司总经理李国庆、项目主管李程伟,项目团队刘涛、赵金升、贾巍等同志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装饰布展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三)馆名题字

本馆特邀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我校校友张志和博士题写馆名,并撰写了楹联“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我校原许昌学院学报主编孟聚教授书写了楹联“耕耘播灌拓展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凝聚华夏五千年”。

(四)团队协同建设

  农耕博物馆建设专家团队成员:汪庆华、崔凤巧、徐中森、孟聚、耿硕宇、马金柱、李新生、李俊丽、马华、牛秋实、高凯、牛磊、高军锋、侯永生。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十分繁忙,但为了这一富有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都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精神,加班加点毫无报酬,吃苦耐劳在所不辞。在建馆过程中,还得到学校众多单位以及陈遂德、王雨、陈文利、任银仓、江斌、潘春彩、王国范、李俊恒、许国林、黄军伟、纪玉卿、杨海钦、孟繁根、吴国玺、张永祥、郑国瑞、张志立、刘琳娜、赵兰群、崔越、张玲、王志军、孙林东、张晓珂、吴强、王永太、骆昕丽等等许多老师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可以说,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倾注了全校师生共同的热情和心血。 

    六、请示报告

由于最初对于本馆展品收集的数量质量、展馆建设的进展程度、最终所能达到的效果等情况难以把握,所以,博物馆筹建初期只向上级有关部门讲了一些意向,未作正式汇报,直到201211月,对展馆有关情况有了一定把握时,才正式向上级有关领导部门作了汇报。王清义书记、陈建国院长向省宣传部王耀常务副部长作了汇报,王耀副部长亲自参观视察了本馆;正校级调研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长崔凤巧赴省委宣传部向李宏伟副部长、李庚香副部长作了汇报;赴省文化厅向崔为工副厅长、李霞副厅长作了汇报;赴省文物局向陈爱兰局长、李玉东副局长作了汇报;赴省教育厅向社会科学处王亚洲处长、科研处孔繁士处长作了汇报;赴许昌市政府向秦春梅副市长、市文化局张琳局长作了汇报。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和汪庆华名誉馆长一道专程赴省政府向张广智副省长作了汇报。听取汇报的各位领导均对本馆建设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给与了充分肯定,表示了热情赞赏和大力支持,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对本馆的顺利开馆给予了有力支持,并为后续深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给予了鼓励,注入了动力。

       八、开馆运行

(一)试开馆

为了迎接我校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刚刚竣工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于20121123日试开馆,1124日即接待了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的20多位国内著名“三农”研究专家,包括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刘延宁、华中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徐祥临、华中师大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唐鸣、许昌市委副书记许廷敏等。各位专家对本馆的社会意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21128,许昌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暨升本10周年庆典,与会嘉宾和回校校友参观了本馆。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匆匆开馆,刚刚揭开面纱,以未施脂粉的素颜面向两批大规模高层次的嘉宾,获得的赞赏和好评出乎我们的意料,初次大考的成功给了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愈发高涨的热情。

(二)正式开馆

经过一段筹备、联络和内部整理,于20121231日隆重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崔为工、省文物局副局长李玉东、许昌市副市长秦春梅、省教育厅社科处副处长魏军、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格慧、许昌市文化局局长张琳、市旅游局局长范忠诚以及本校有关领导出席开馆仪式,陈建国院长、李玉东副局长分别讲话。李玉东副局长在讲话中对本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是我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全省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这所博物馆对于抢救性搜集、保存、展示和研究中原农耕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是深远的。

(三)管理机制与团队

学校明确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主管领导为郑直副院长,正厅级调研员汪庆华教授任名誉馆长,机关党总支书记崔凤巧兼任馆长。农博馆适当选配专职管理员和卫生保洁员,讲解员队伍从大学生中选拔,纳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和勤工助学补助范畴。要积极发挥退休教师中热心农耕文化的老同志的积极性,纳入关工委工作体系,共同搞好农耕馆的后续建设。目前,农耕博物馆的专职管理人员有:高明(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尚建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许昌学院院长办公室行政科长张学燕兼任馆长助理。博物馆专家团队目前有24人,校内12人,校外特聘研究员12人。

九、工作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徐济超副省长、李亚副省长、教育部思政司冯刚司长、省委宣传部王耀常务副部长、省教育厅朱清孟厅长、高校工委张亚伟副书记、文化厅崔为工副厅长、省文物局李玉东副局长、许昌市委王树山书记、张国晖市长、秦春梅副市长等诸多领导同志都曾视察本馆并作出指导。本馆已获得河南省文物局正式下文批准,并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吸纳本馆为团体会员。本馆标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注册,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二)开馆以来主要工作成效及社会影响

农博馆开馆运行两年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后续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主要有:

1、坚持不懈的从民间寻访收集展品,不断丰富馆藏,力求深入、系统、全面地展现中原地区传统农耕生产生活面貌和文化内涵;

2、抢救性寻访、发掘、拍摄目前尚存的传统农耕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校内先后举办了两期“中原农耕风貌”图片展览,并与许昌电视台联手开办了“中原农耕文明的背影”专题栏目。

3、每年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宣传教育、专题座谈会、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文物知识普及教育。

4、认真落实日常免费开馆制度,除日常个体或小团队自愿参观外,迄今已接待预约参观团队350多支,累计参观40000人次以上。省外专程参观本馆的有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安徽、湖北、河北、福建、山东、广东、广西、辽宁等地的团队。本馆的对外影响日益扩大。

5、努力强化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本馆分别被许昌市委宣传部批准为“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许昌市教育局设立为“许昌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被市团委设立为“许昌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被《许昌晨报》设立为“小记者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在校内,强化服务教学工作的意识,与历史文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旅游学院等有关教学单位结合,设立为“教学实践基地”;

6、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多渠道立体化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立了网上博物馆,并开设了公众微信平台和官方微博。与党委宣传部密切配合在校内宣传教育阵地和文化阵地开展有关宣传教育活动。

7、认真落实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工作,对本馆藏品进行了拍摄建档、普查登记,目前本馆藏品2000多件,其中被认定为国家一般文物的有254件。

8、加强学术研究,深化内涵建设。在整合组建中原农耕文化研究校内专家团队的基础上,放眼社会,遴选、聘请校外农耕文化专家学者协同研究。以务实精神努力为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9、本馆于2013年先后获得两项重要荣誉。一是在河南省第五次省级爱国主义示范基地评选中本馆成功入选;二是在教育部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本馆荣获二等奖。

(三)后续深化建设的工作谋划

我们在也已建成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有利基础上,拟策划实施一个以“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为主旨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的主旨在于抢救性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传统农耕生产生活器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渠道、全方位、系统性地记忆和展示中原农耕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启迪和教育子孙后代,促进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系统工程包含“专题展馆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典籍资料建设”、“系列丛书编著”、“古今兼备研究”、“现代媒体传播”、“社会实践促进”、“社会资源整合”等8项子工程。20141029日举行了工程启动仪式。“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大型丛书拟设16卷,300万字以上,由近20位校内外专家参与编著,丛书编著工作也已正式启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