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2015/06/01   审核人:

 

1.高层次学术奖项。中心副主任马华的博士论文成功入选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已顺利通过公示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简称“全国百优”)是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该项评选工作已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创新精神,是全国一级学科评估、重点学科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入选者可获得教育部50万-8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奖励。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能够最终入选“全国百优”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我省于2012年才实现零的突破。

此外,2014年,马华博士的专著《南农实验: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荣获“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提名奖”。 

2.高水平学术论文。中心的名誉主任徐勇教授署名许昌学院的论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在《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发表,填补了许昌学院在高层次学术论文上的空白。 

3.政产学研项目。为积极贯彻我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适应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中心大力开展政产学研项目研究。中心已签署3项政产学研项目,已完成与许昌市金菜篮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的“创意农业——开心农场投资计划可行性论证”项目和与舞钢市政府合作的“家庭农场的建设规划编制与实践指导研究”项目。2013年,与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广东省蕉岭县签署“以产权改革为导向的农村综合改革”项目,指导蕉岭建立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广东省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该项目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 

4.高层次科研项目。马华博士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层民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研究:权利保障和社区重建”。中心专职研究院马华博士、马洪伟博士均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两年间共主持完成5项省级项目,其中包括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 

5.学术著作。已出版《南农实验: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南农印象》、《中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研究》、《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五部,即将出版《家庭农场与中国农业经营格局变迁》和《中原农村发展研究报告》两部。其中,马华博士的专著《南农实验: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6.咨政服务。自2011年以来,中心已向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寄送咨政报告10多篇,其中《资本下乡并非洪水猛兽》等多篇咨政报告得到河南省领导批示,填补了我校该科研领域研究的空白,马华博士的文章《“主体多元、功能扩展”:农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被河南省《资政参考》全文登载。 

7.高层次人才奖励。马华博士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特等奖”,入选“河南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并获“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 

 

8.高层次学术会议。2011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关心和指导下,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原农村发展论坛”,并于2012年主办以“农村城镇化与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农”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基层代表等出席了此次论坛。两次会议均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都对会议进行了相关报道。 

2014年5月23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单位承办的主题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二届“中原农村发展论坛”在许昌学院举行。 

9.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密切合作,成为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合作单位之一,并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达成合作共识,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之一,为中心不断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关闭窗口